精煉油設備在生產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企鵝糧油機械為您解答
精煉油設備是保障食用油品質與安全的核心環節。然而,在實際生產過程中,設備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,影響成品油得率、質量與生產成本。及時識別這些問題并采取有效應對措施,是保障生產線平穩高效運行的關鍵。以下是企鵝糧油機械為您梳理的幾個常見問題及其解決之道。
一、成品油得率偏低,經濟效益受損
問題分析: 油脂損耗是導致得率下降的直接原因。這通常發生在兩個環節:
堿煉脫酸: 毛油酸價高,導致中和時加堿量過大,生成的皂腳會包裹大量中性油,在離心分離時被帶走,造成損耗。
脫色環節: 活性白土添加比例不當或品質不佳,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在吸附色素的同時,也會不可逆地吸附一部分油脂。
應對措施:
精準控制堿量: 建立毛油酸價快速檢測機制,根據酸價精確計算理論堿量,并輔以小試確定最佳超量堿,避免過量。
優化脫色工藝: 通過實驗確定不同油品所需的最低有效白土添加量。同時,選用吸附性能好、過濾性佳的優質白土,并確保脫色后過濾徹底,減少白土殘油。
二、成品油色澤深、風味或穩定性不佳
問題分析: 這通常指向精煉過程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——脫色與脫臭效果不理想。
色澤反彈: 脫色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,可能破壞色素結構,導致在儲存期間色澤回升。脫臭不徹底,微量色素前體物殘留也會導致此問題。
異味殘留: 脫臭塔真空度不足、溫度不夠或蒸汽噴射泵效率下降,導致脫臭不徹底,油脂固有的“哈喇味”、煙味等無法有效去除。
氧化穩定性差: 脫臭后成品油冷卻不及時,或在儲存中接觸空氣,會發生氧化劣變。
應對措施:
保障脫臭效能: 定期檢查維護真空系統(如蒸汽噴射泵、板式換熱器),確保絕對壓力維持在5mmHg以下。保證直接蒸汽的質量和通入量,徹底剝離異味物質。
嚴控后處理條件: 脫臭后的熱油必須立即進行冷卻,并充入氮氣等惰性氣體進行保護,隔絕氧氣,防止氧化。
三、設備運行不穩定,能耗與成本攀升
問題分析:
真空度下降: 這是脫臭工段最常見的問題,主要由系統泄漏、蒸汽壓力不穩、冷卻水溫度過高或換熱器結垢導致。
過濾器堵塞: 白土或助濾劑在過濾時形成過厚的濾餅,或含有雜質,導致過濾阻力增大,周期縮短,清洗頻繁。
換熱效率低: 換熱器結垢嚴重,影響傳熱效果,導致蒸汽消耗量大幅增加。
應對措施:
系統性排查: 定期對真空系統進行保壓測試,查找并封堵泄漏點。確保冷卻水溫度和壓力符合設計要求。
推行預防性維護: 制定嚴格的設備清洗與保養計劃。定期清洗換熱器,清除水垢和油垢;檢查并清洗過濾介質,保持其通暢性。
加強能源管理: 安裝能源計量儀表,監控各環節蒸汽、電力的消耗,及時發現異常并處理。
結語
精煉油生產中的問題往往是相互關聯的。一個環節的異常會引發連鎖反應。因此,建立一套從原料毛油品質監控、到工藝參數精細化控制、再到設備定期維護保養的標準化管理體系,是解決問題的根本。唯有通過主動預防和精細化管理,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設備故障,穩定提升油品質量與生產效益,讓精煉油設備真正成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得力工具。
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,歡迎致電鄭州企鵝,電話0371-63388876。




